绿柱石又称为“绿宝石”,是铍-铝硅酸盐矿物。化学成分Be3Al2[Si6O13]。绿柱石一般为六方柱形晶体,呈现的颜色一般多为各种绿色。含铬呈鲜绿色的称纯绿宝石(祖母绿),透明蓝色的称蓝宝玉,含铯显玫瑰色的称玫瑰绿柱石。主要用于提炼铍,也用于制工艺美术品。
基本信息
化学式: BeO14.1,Al2O319.0,SiO266.9 晶系: 六方晶系 晶体: 六方柱 颜色: 绿、蓝、黄绿、黄、粉红、无色 光泽: 玻璃光泽 折射率: 1.56-1.59 透明性: 透明至半透明 解理: 不完全底面解理 重要产地:
-
主要品种
绿柱石主要为祖母绿、祖母绿猫眼、星光祖母绿、达碧兹。 1.祖母绿
根据内部干净程度有透明和半透明状。透明品种:以祖母绿琢型为首选,这类琢型有一大的顶刻面,充分显示祖母绿的优美颜色,去掉四角,便于爪抓稳牢固,使易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半透明品种
因含有大量内含物,形成半透明状。一般加工成弧面型宝石。具有与绿色翡翠相似的外观。
3.祖母绿猫眼
较稀少,目前发现较大的一颗祖母绿猫眼重593ct, 产于巴西。
4.星光祖母绿
绿柱石极为罕见,美国宝石学院的《宝石与宝石学》96,spring报道发现10.03ct圆弧形星光祖母绿,产自巴西。内部除平行C轴的管状包裹体外,还有两个方向定向排列的微粒,其一方向垂直C轴,星光效应很完整,具有较强的二色性,显铬和铁的吸收谱。
5.达碧兹(Trapiche)
为特殊类型的祖母绿,具有特殊的生长特征。
a.穆佐产出的达碧兹在祖母绿中间有暗色核和放射状的臂,是由碳质包裹体和钠长石组成,有时有方解石、黄铁矿罕见。
b.契沃尔产出的达碧兹祖母绿中心为绿色六边形的核,由核的六边形棱柱向外伸出六条绿臂,在臂之间的“V”形区中是钠长石和祖母绿的混合物。
-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绿柱石作为矿物主要应用于提取金属铍,在欧洲古代用透明的绿柱石作成球来占卜,后来才改成水晶做的球。品相好的绿柱石是珍贵的宝石,用做饰物。其中祖母绿为最佳,其加工后的价值不亚于钻石。
-
加工款式
祖母绿的加工对其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为祖母绿的折射率低,因此其美丽主要由颜色及透明度结合产生晶莹来显示。另外,祖母绿内裂纹及蔗渣纹等内含物多,因此,如何才能使祖母绿显得更漂亮,是加工的一个重要议题。透明无暇的优质绿柱石通常加工成刻面型宝石。祖母绿具有漂亮的颜色,因此常加工成阶梯型。祖母绿易脆,所以阶梯的四个角被去掉,成为外形为八边形的长方形——祖母绿型。根据材料外形还可以加工成正方祖母绿型、细长祖母绿型。很少采用圆多面型。据统计,巴西加工的祖母绿60%为祖母绿形琢型,30%为椭圆形琢型,10%的为圆形、梨形和心形琢型。海蓝宝石和其他品种通常加工成圆多面型。瑕疵严重和具有猫眼效应的绿柱石加工成弧面型。
-
化学反应
Be3Al2(SI6O18)
相当于3BeO·Al2O3·6SiO2与强碱、HF反应
因为BeO和Al2O3都是两性氧化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可以与强碱反应。
同时因为SiO2+4HF=SiF4↑+2H2O存在,所以BeO、Al2O3、SiO2都可以与HF反应。
所以Be3Al2(SI6O18)可以溶于强碱和HF
-
化学成分
绿柱石理论组成(%):BeO14.1,Al2O319.0,SiO266.9。有时可含Na、K、Li、Rb、Cs等碱金属,含量与交代作用有关。在未受交代作用的花岗伟晶岩和气成热液矿床中,绿柱石的碱含量一般0.5%,常为长柱状晶体;而产于交代型伟晶岩矿床中的绿柱石,其碱含量随交代作用的增强而增高,Li、Rb富集可达7%以上,常呈短柱状晶体。通常总有水分子存在,其它气体为CO2,He和Ar也可能存在。 绿柱石经常呈六方柱状的晶体产出,柱面上可有纵纹。无色透明的少见,一般多呈各种色调的浅绿色;成分中富含铯时,呈粉红色,称为玫瑰绿柱石;含铬时,呈鲜艳的翠绿色,称为祖母绿;含Fe2+ 时,呈淡蓝色,称为海蓝宝石;含少量Fe3+ 时,呈黄色,称为黄绿宝石。玻璃光泽,解理不完全。摩氏硬度7.5~8,比重2.6~2.9。
-
地域产品差异
绿柱石内含物主要有矿物包裹体(云母片、透闪石—阳起石、方解石、黄铁矿、赤铁矿等)负晶或空洞中的两相或三相包裹体、愈合裂隙、色带及生长纹等。不同的产出方式,不同的产地内含物特征不同。
哥伦比亚气、液、固三相包裹体,晶体包体(方解石、石英和白云石。契沃矿含黄铁矿较多;穆佐矿含特征黄棕色柱状氟碳钙铈矿。
乌拉尔具有典型的含似竹带状阳起石针状晶体包和云母片。
印度“逗号”状晶洞,含气、液两相包裹体以及小粒云母晶体。
津巴布韦祖母绿粒径较小1-3mm,但颜色鲜艳明亮,常含透闪石针状晶体、石榴石、针铁矿等。
赞比亚含有大量的拉长状两相包裹体、纤维状和针状透闪石晶体。
中国中国的新疆、云南、内蒙、海南、四川等地均发现有绿柱石,其中新疆和云南的质量最佳,新疆阿尔泰出产海蓝宝石、金色绿柱石、无色绿柱石,粉红色绿柱石及海蓝宝石猫眼等品种,但海蓝宝石的颜色较浅,通常需要进行改色处理。
-
形成
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及高温热液矿脉中。在未受交代的伟晶岩中,绿柱石基本不含碱,常与石英、微斜长石、白云母共生;而受晚期钠质交代作用形成者,含碱量可高达7.23%,常与钠长石、锂辉石、石英、白云母等共生。
-
物理性质
2.硬度:7.25-7.75 祖母绿易脆
3.相对密度:2.7-2.9 视产地、品种而变化
4.光泽:玻璃光泽
5.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6.折射率:1.56-1.59 视品种而变
7.双折射率:0.004-0.009 视品种而变
8.光性特征:一轴晶负光性
9.色散:低0.014
10.特殊光性:猫眼和星光效应
11.颜色:绿、蓝、黄绿、黄、粉红、无
12.多色性:因颜色而异
-
结构与形态
柱石的晶体结构在(a)(0001)和(b)(10 0)面上的投影六方晶系,a0=0.9188nm,c0=0.9189nm;Z=2。基本结构由[SiO4]四面体组成的六方环⊥c轴平行排列,上下两个环扭转25,由Al3及Be2连接;Al配位数为6,Be配位数为4,均分布于环的外侧,因而在环的中心∥c轴有宽阔的孔道,以容纳大半径阳离子K、Na、Rb、Cs以及水分子。绿柱石由于具有独特的六方环路(loops)或环(rings),传统上将其划归环状硅酸盐。但其四面体骨架的三维连结性使之与真正的环状硅酸盐如电气石相区别。
六方双锥晶类,D6h-6/mmm(L66L27PC)。晶体多呈长柱状,富含碱的晶体则呈短柱状,或沿{0001}发育成板状。常见单型:六方柱m{10-10},平行双面c{0001},其次为六方双锥s{11-21}、p{10-11}、o{11-22}和六方柱a{11-20}等。柱面上常有∥c轴的条纹,不含碱者比含碱的绿柱石柱面上的条纹明显。
-
鉴别方法
天然绿柱石是最珍贵、最常见的宝石级绿柱石,其与人工祖母绿的简易鉴别方法:
(1)天然祖母绿呈透明的翠绿色,在强光照射下颜色更加鲜艳。内部常存在一些充填了褐色铁质的反光裂纹,还有细小的矿物包裹体或气液包裹体;
绿柱石(2)助熔剂生长法合成祖母绿的翠绿色很纯正,没有明显的偏黄或偏蓝色调,红色荧光现象明显,内部常有乳白色烟雾状或羽毛状熔剂包裹体。水热法合成祖母绿颜色更接近天然祖母绿,但内部洁净,气液包裹体呈钉形或管状,偶见平直展布的仔晶夹层;
(3)优化祖母绿通常采用注油法来弥补宝石的瑕疵,在反射光下可以观察到彩色的反光,在白炽灯附近烘烤可以观察到渗油现象。
-
颜色
绿柱石是铍-铝硅酸盐矿物。它的几个变种颜色不一,有淡蓝色的(叫海蓝宝石),有深绿色的(叫祖母绿),有金黄色的(叫金绿柱石),有粉红色的(叫铯绿柱石)等等,其中蜜黄色的比较常见。绿柱石一般为六方柱形晶体,呈现的颜色一般多为各种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