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太古宙

太古宙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太古宙(Archean Eon)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宙,开始于同位素年龄3800百万年(Ma),结束于2500Ma。 太古宙属于前寒武纪,上一个宙是冥古宙,下一个宙是元古宙。太古宙包括了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太古宙 变质岩石,主要由属于角闪岩相的黑云 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 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等组成。太古宙就是距今约3800百万年到2500百万年,大约十三亿年时间。原核生物的细胞骨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细胞骨架仅为真核生物所特有的结构,也有研究发现它也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

  •   四太古代

      始太古代太古宙始太古代-古太古代界线以 War ra woo na群的出现( 3500M a)为标志、古太古代—中太古代的界线( 3100M a)和中太古代—新元古代的界线(~2850M a)则以重要的不整合面为标志。元古宙自老至新划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界线以~1800M a的地质历史上第一个超级大陆的形成为标志,而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的界线则以~1267M a的北美 Mackenziea巨型放射状岩墙群的产生为标志。

      古太古代古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二个代,前一个是始太古代、后一个是中太古代,时间介于36~32亿年前。此时出现第一批蓝绿藻,也是最古老的化石年代。距今约36亿~32亿年前。

      中太古代中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三个代,前一个是 古太古代,后一个是 新太古代,时间介于32~28亿年之间。太古代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始于迄今46亿年前(地球出现),结束于迄今24亿到38亿年前。之所以如此模糊,一是因为有人把迄今38亿年前早期岩石还没有形成的时期单划分成冥古代;二是由于年代久远,太古代的保存下来的地质纪录非常破碎、零散。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在这一重要而又漫长的时期。

      新太古代新太古代,时间:从距今约2800百万年——2500百万年前。在对生物产生大的变化方面,就是出现了第一次对 生物有大的方面影响的“ 冰期”。新太古代是 太古宙的最后一个代(第四个时期),前一个是 中太古代,后一个是 元古宙的的第一个代“ 古元古代”。

  •   地质年代参照表

      地质年代

    时间 宙 代 纪 世 期 年 代 ,百万年前 显生 宙 新生 代 第四 纪 全新 世 亚大西洋 期 亚北方 期 大西洋 期 北方 期 前北方 期 0.011700 更新 世 晚更新 期 0.126 中更新 期 0.781 卡拉布里亚阶 1.806 格拉斯 期 2.588 第三 纪 / 新近 纪 上新 世 皮亚琴察 期 /勃朗 期 3.600 赞克尔 期 5.333 中新 世 墨西拿 期 7.246 托尔顿 期 11.62 塞拉瓦尔 期 13.84 兰盖 期 15.97 布尔迪加尔 期 20.44 阿基坦 期 23.03 第三 纪 / 古近 纪 渐新 世 恰特 期 28.1 鲁培尔 期 33.9 始新 世 普里阿邦 期 38.0 巴尔顿 期 42.3 卢台特 期 47.6 伊普雷斯 期 56.0 古新 世 赞尼特 期 59.2 塞兰特 期 61.6 达宁 期 66.0 中生 代 白垩 纪 晚白垩 世 马斯特里赫特 期 70.6 0.6 坎帕 期 83.5 0.7 桑托 期 85.8 0.7 科尼亚克 期 89.3 1.0 土仑 期 93.5 0.8 森诺曼 期 99.6 0.9 早白垩 世 阿尔布 期 112.0 1.0 阿普第 期 125.0 1.0 巴列姆 期 130.0 1.5 豪特里维 期 136.4 2.0 凡蓝今 期 140.2 3.0 贝里亚 期 145.5 4.0 侏罗 纪 晚侏罗 世 提通 期 150.8 4.0 启莫里 期 155.7 4.0 牛津 期 161.2 4.0 中侏罗 世 卡洛维 期 164.7 4.0 巴通 期 167.7 3.5 巴柔 期 171.6 3.0 阿连 期 175.6 2.0 早侏罗 世 托阿尔 期 183.0 1.5 普连斯巴奇 期 189.6 1.5 锡内穆 期 196.5 1.0 海塔其 期 199.6 0.6 三叠 纪 晚三叠 世 瑞替 期 203.6 1.5 诺利 期 216.5 2.0 卡尼 期 228.0 2.0 中三叠 世 拉丁尼 期 237.0 2.0 安尼西 期 245.0 1.5 早三叠 世 奥伦尼克 期 249.7 1.5 印度 期 251.0 0.7 古生 代 二叠 纪 乐平 世 长兴 期 253.8 0.7 吴家坪 期 260.4 0.7 瓜德鲁普 世 卡匹敦阶 265.8 0.7 沃德 期 /卡赞 期 268.4 0.7 罗德 期 /乌非姆 期 270.6 0.7 乌拉尔 世 空谷尔 期 275.6 0.7 阿尔丁斯克 期 284.4 0.7 萨克马尔 期 294.6 0.8 阿瑟尔 期 299.0 0.8 石炭 纪 /   宾夕法尼亚 纪 晚宾夕法尼亚 世 格热尔 期 303.7 0.1 卡西莫夫 期 307.0 0.1 中宾夕法尼亚 世 莫斯科 期 315.2 0.2 早宾夕法尼亚 世 巴什基尔 期 323.2 0.4 石炭 纪 /   密西西比 纪 晚密西西比 世 谢尔普霍夫 期 330.9 0.2 中密西西比 世 维宪 期 346.7 0.4 早密西西比 世 图尔奈 期 358.9 0.4 泥盆 纪 晚泥盆 世 法门 期 372.2 1.6 弗拉斯 期 382.7 1.6 中泥盆 世 吉维特 期 387.7 0.8 艾菲尔 期 393.3 1.2 早泥盆 世 埃姆斯 期 407.6 2.6 布拉格 期 410.8 2.8 洛赫科夫 期 419.2 3.2 志留 纪 普里道利 世 无生物划分阶 423.0 2.3 兰多维列 世 /卡尤加 世 卢德福德 期 425.6 0.9 戈斯特 期 427.4 0.5 文洛克 世 侯默 期 /洛克波特 期 430.5 0.7 申伍德 期 /托纳旺达 期 433.4 0.8 兰多维利 世 /   亚历山大 世 特列奇 期 /安大略 期 438.5 1.1 爱隆 期 440.8 1.2 鲁丹 期 443.4 1.5 奥陶 纪 晚奥陶 世 赫南特 期 445.2 1.4 凯迪 期 453.0 0.7 桑比 期 458.4 0.9 中奥陶 世 达瑞威尔 期 467.3 1.1 大坪 期 470.0 1.4 早奥陶 世 弗洛 期 477.7 1.4 特马豆克 期 485.4 1.9 寒武 纪 芙蓉 世 第十 期 c. 489.5 江山 期 c. 494 排碧 期 c. 497 第三 世 古丈 期 c. 500.5 鼓山 期 c. 504.5 第五 期 c. 509 第二 世 第四 期 c. 514 第三 期 c. 521 纽芬兰 世 第二 期 c. 529 幸运 期 541.0 1.0 前寒武 纪 / 隐生 宙 元古 宙 新元古 代 埃迪卡拉 纪 630 +5/-30 成冰 纪 850 拉伸 纪 1000 中元古 代 狭带 纪 1200 延展 纪 1400 盖层 纪 1600 古元古 代 固结 纪 1800 造山 纪 2050 层侵 纪 2300 成铁 纪 2500 太古 宙 新太古 代 2800 中太古 代 3200 古太古 代 3600 始太古 代 3800 冥古 宙 雨海 代 c.3850 酒神 代 c.3920 原生 代 c.4150 隐生 代 c.4600
  •   地质年代参照表

      地质年代

    时间 宙 代 纪 世 期 年 代 ,百万年前 显生 宙 新生 代 第四 纪 全新 世 亚大西洋 期 亚北方 期 大西洋 期 北方 期 前北方 期 0.011700 更新 世 晚更新 期 0.126 中更新 期 0.781 卡拉布里亚阶 1.806 格拉斯 期 2.588 第三 纪 / 新近 纪 上新 世 皮亚琴察 期 /勃朗 期 3.600 赞克尔 期 5.333 中新 世 墨西拿 期 7.246 托尔顿 期 11.62 塞拉瓦尔 期 13.84 兰盖 期 15.97 布尔迪加尔 期 20.44 阿基坦 期 23.03 第三 纪 / 古近 纪 渐新 世 恰特 期 28.1 鲁培尔 期 33.9 始新 世 普里阿邦 期 38.0 巴尔顿 期 42.3 卢台特 期 47.6 伊普雷斯 期 56.0 古新 世 赞尼特 期 59.2 塞兰特 期 61.6 达宁 期 66.0 中生 代 白垩 纪 晚白垩 世 马斯特里赫特 期 70.6 0.6 坎帕 期 83.5 0.7 桑托 期 85.8 0.7 科尼亚克 期 89.3 1.0 土仑 期 93.5 0.8 森诺曼 期 99.6 0.9 早白垩 世 阿尔布 期 112.0 1.0 阿普第 期 125.0 1.0 巴列姆 期 130.0 1.5 豪特里维 期 136.4 2.0 凡蓝今 期 140.2 3.0 贝里亚 期 145.5 4.0 侏罗 纪 晚侏罗 世 提通 期 150.8 4.0 启莫里 期 155.7 4.0 牛津 期 161.2 4.0 中侏罗 世 卡洛维 期 164.7 4.0 巴通 期 167.7 3.5 巴柔 期 171.6 3.0 阿连 期 175.6 2.0 早侏罗 世 托阿尔 期 183.0 1.5 普连斯巴奇 期 189.6 1.5 锡内穆 期 196.5 1.0 海塔其 期 199.6 0.6 三叠 纪 晚三叠 世 瑞替 期 203.6 1.5 诺利 期 216.5 2.0 卡尼 期 228.0 2.0 中三叠 世 拉丁尼 期 237.0 2.0 安尼西 期 245.0 1.5 早三叠 世 奥伦尼克 期 249.7 1.5 印度 期 251.0 0.7 古生 代 二叠 纪 乐平 世 长兴 期 253.8 0.7 吴家坪 期 260.4 0.7 瓜德鲁普 世 卡匹敦阶 265.8 0.7 沃德 期 /卡赞 期 268.4 0.7 罗德 期 /乌非姆 期 270.6 0.7 乌拉尔 世 空谷尔 期 275.6 0.7 阿尔丁斯克 期 284.4 0.7 萨克马尔 期 294.6 0.8 阿瑟尔 期 299.0 0.8 石炭 纪 /   宾夕法尼亚 纪 晚宾夕法尼亚 世 格热尔 期 303.7 0.1 卡西莫夫 期 307.0 0.1 中宾夕法尼亚 世 莫斯科 期 315.2 0.2 早宾夕法尼亚 世 巴什基尔 期 323.2 0.4 石炭 纪 /   密西西比 纪 晚密西西比 世 谢尔普霍夫 期 330.9 0.2 中密西西比 世 维宪 期 346.7 0.4 早密西西比 世 图尔奈 期 358.9 0.4 泥盆 纪 晚泥盆 世 法门 期 372.2 1.6 弗拉斯 期 382.7 1.6 中泥盆 世 吉维特 期 387.7 0.8 艾菲尔 期 393.3 1.2 早泥盆 世 埃姆斯 期 407.6 2.6 布拉格 期 410.8 2.8 洛赫科夫 期 419.2 3.2 志留 纪 普里道利 世 无生物划分阶 423.0 2.3 兰多维列 世 /卡尤加 世 卢德福德 期 425.6 0.9 戈斯特 期 427.4 0.5 文洛克 世 侯默 期 /洛克波特 期 430.5 0.7 申伍德 期 /托纳旺达 期 433.4 0.8 兰多维利 世 /   亚历山大 世 特列奇 期 /安大略 期 438.5 1.1 爱隆 期 440.8 1.2 鲁丹 期 443.4 1.5 奥陶 纪 晚奥陶 世 赫南特 期 445.2 1.4 凯迪 期 453.0 0.7 桑比 期 458.4 0.9 中奥陶 世 达瑞威尔 期 467.3 1.1 大坪 期 470.0 1.4 早奥陶 世 弗洛 期 477.7 1.4 特马豆克 期 485.4 1.9 寒武 纪 芙蓉 世 第十 期 c. 489.5 江山 期 c. 494 排碧 期 c. 497 第三 世 古丈 期 c. 500.5 鼓山 期 c. 504.5 第五 期 c. 509 第二 世 第四 期 c. 514 第三 期 c. 521 纽芬兰 世 第二 期 c. 529 幸运 期 541.0 1.0 前寒武 纪 / 隐生 宙 元古 宙 新元古 代 埃迪卡拉 纪 630 +5/-30 成冰 纪 850 拉伸 纪 1000 中元古 代 狭带 纪 1200 延展 纪 1400 盖层 纪 1600 古元古 代 固结 纪 1800 造山 纪 2050 层侵 纪 2300 成铁 纪 2500 太古 宙 新太古 代 2800 中太古 代 3200 古太古 代 3600 始太古 代 3800 冥古 宙 雨海 代 c.3850 酒神 代 c.3920 原生 代 c.4150 隐生 代 c.4600
  •   生物进化

      太古宙就是距今约3800百万年到2500百万年,大约十三亿年时间。这一段时间,又可以分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这四个时期。在太古宙时期,已经出现了数量比较多的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英文名:Prokaryotes),是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包括蓝细菌、细菌、古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原核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核质体),进化地位较低。

      蓝细菌(英文名:Cyanobacteria):也称蓝藻或者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和藻蓝素(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微生物。

      古细菌(英文名:archaea、archaeobacteria):又可叫做古生菌、古菌、古核细胞或原细菌,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菌,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内膜系统;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的相似、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此外还具有既不同于原核细胞也不同于真核细胞的特征,如:细胞膜中的脂类是不可皂化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有的以蛋白质为主,有的含杂多糖,有的类似于肽聚糖,但都不含胞壁酸、D型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

      放线菌(英文名:Actinomycete):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它是一个原核生物类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以孢子繁殖。

      立克次氏体太古宙2(Rickettsia):因1909年,美国医生H.T.Ricketts(1871-1910年)首次发现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独特病原体,并被它夺取生命,故名。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

      G-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一般呈球状或杆状,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传入人体、如斑疹伤寒、战壕热。

      螺旋体(Spirochaeta):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运动活泼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全长3~500微米,具有细菌细胞的所有内部结构。由核区和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圆柱体,柱体外缠绕着一根或多根轴丝。轴丝的一端附着在原生质圆柱体近末端的盘状物上,原生质圆柱体和轴丝都包以外包被,轴丝相互交叠并向非固着端伸展,超过原生质圆柱体,类似外部的鞭毛,但具外包被。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含活菌的新鲜标本,可看到运动活泼的螺旋体。运动有三种类型:绕螺旋体的长轴迅速转动、细胞屈曲运动以及沿着螺旋形或盘旋的线路移动。横断分裂繁殖;化能异养;好氧、兼性厌氧或厌氧;自由生活、共栖或寄生,有些种是致病菌。

      支原体(mycoplasma):又称霉形体,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衣原体(Chlamydia):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在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它没有合成高能化合物ATP、GTP的能力,必须由宿主细胞提供,因而成为能量寄生物,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以一般寄生在动物细胞内。从前它们被划归病毒,后来发现自成一类。它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呈球形,直径只有O.3-0.5微米,它无运动能力,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有致病性。

      原核生物特点原核生物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核质与细胞质之间无核膜因而无成形的细胞核

      ②遗传物质是一条不与组蛋白结合的环状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DNA)丝,不构成染色体(有的原核生物在其主基因组外还有更小的能进出细胞的质粒DNA)

      ③以简单二分裂方式繁殖,无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④没有性行为,有的种类有时有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将部分基因组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的准性行为(见细菌接合)

      ⑤没有由肌球、肌动蛋白构成的微纤维系统,故细胞质不能流动,也没有形成伪足、吞噬作用等现象

      ⑥鞭毛并非由微管构成,更无“9+2”的结构,仅由几条螺旋或平行的蛋白质丝构成

      ⑦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线粒体、高尔基器、内质网、溶酶体、液泡和质体(植物)、中心粒(低等植物和动物)等细胞器

      ⑧细胞内的单位膜系统除蓝细菌另有类囊体外一般都由细胞膜内褶而成,其中有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蓝细菌在类囊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其他光合细菌在细胞膜内褶的膜系统上进行光合作用;化能营养细菌则在细胞膜系统上进行能量代谢)

      ⑨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核糖体散在于细胞质内,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

      ⑩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结构独特的细胞壁等等。总之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要比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简单得多。

      研究成果7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资料表明:产甲烷细菌、极端嗜盐细菌、极端耐酸耐热的硫化叶菌和嗜热菌质体等的16S rRNA核苷酸序列,既不同于一般细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此外,这些生物的细胞膜结构、细胞壁结构、辅酶、代谢途径、tRNA和rRNA的翻译机制均与一般细菌不同。因而有人主张将上述的生物划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外的“第三生物界”或古细菌界。

      与真核生物的种类相比,已发现的原核生物种类虽不甚多,但其生态分布却极其广泛,生理性能也极其庞杂。有的种类能在饱和的盐溶液中生活;有的却能在蒸馏水中生存;有的能在0℃下繁殖;有的却以70℃为最适温度;有的是完全的无机化能营养菌,以二氧化碳为唯一碳源;有的却只能在活细胞内生存。在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中,有的放氧,有的不放氧;有的能在pH为1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有的只能在pH为1左右的环境中生活;有的只能在充足供应氧气的环境中生存,而另外一些细菌却对氧的毒害作用极其敏感。有的可利用无机态氮,有的却需要有机氮才能生长;还有的能利用分子态氮作为唯一的氮源等。

      原核生物构造原核生物,乃拥有细菌的基本构造并含有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以及鞭毛的细胞。

      太古宙3原核生物的呼吸方式:原核生物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有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

      、根瘤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却含有全套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这些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因此,这些细胞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有的原核生物如乳酸菌、产甲烷杆菌等,没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总之,大多数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

      原核生物基因原核生物基因分为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定义及位置:所谓的编码区就是能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进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能够编码蛋白质。非编码区则相反,但是非编码区对遗传信息的表达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非编码区上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非编码区位于编码区的上游及下游。在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中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RNA聚合酶是催化DNA转录为RNA。,能识别调控序列中的结合位点,并与其结合。

      原核生物的细胞骨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细胞骨架仅为真核生物所特有的结构,也有研究发现它也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人们已经在细菌中发现的FtsZ、MreB 和CreS 依次与真核细胞骨架蛋白中的微管蛋白、肌动蛋白丝及中间丝类似。FtsZ 能在细胞分裂位点装配形成Z 环结构,并通过该结构参与细胞分裂的调控;MreB能形成螺旋丝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有维持细胞形态、调控染色体分离等;CreS存在于新月柄杆菌中,它在细胞凹面的细胞膜下面形成弯曲丝状或螺旋丝状结构,该结构对维持新月柄杆菌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在距今约3800百万年到3600百万年,这一段时间,就是太古宙——始太古代。

      蓝绿藻开始于约3600百万年前,结束于3200百万年前,就是太古宙——古太古代时期了。在这一段时间中,就出现了最早的大型生物——蓝绿藻。

      现代的人们对于蓝绿藻的定义:蓝绿藻(又称蓝藻),由于蓝色的有色体数量最多,所以宏观上现蓝绿色,是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原核生物,也是最基本的生物体,为自养形的生物,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可忍受高温,冰冻,缺氧,干涸及高盐度,强辐射,所以从热带到极地,由海洋到山顶,85℃温泉,零下62℃雪泉,27%高盐度湖沼,干燥的岩石等环境下,它均能生存。

      科属分类:蓝藻属蓝藻门,分为两纲: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色球藻纲藻体为单细胞体或群体;藻殖段纲藻体为丝状体,有藻殖段。

      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淡水产,少数海产;有些蓝藻可生活在60~85℃的温泉中;有些种类和菌、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共生;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如穿钙藻类)或土壤深层中(如土壤蓝藻)。

      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体和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该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和细菌一样,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它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单立为原核生物界。

      时间划分在距今约3200百万年到2800百万年,就是太古宙——中太古代了。

      在距今2800百万年,到2500百万年,就是太古宙——新太古代。在新太古代中出现了,地球上的“第一次冰河期”。

      这次的冰河期,没有为国际上公认,就是因为距今太过遥远,不好判断,关于这段时间的辨认也相差了几亿年。

      一部分人认为,隐生宙分太古代(距今4500百万到2400百万年)和元古代(距今约2400百万年到570百万年),冰河期是在元古代(距今约2400百万年到570百万年)中的一段时间内发生的。这一段时间,就是隐生宙——元古代——震旦纪,时间也是在距今大约25亿年。

      冰河世纪对生命的影响非常大。

      冰河期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说法,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周期有关。有的认为太阳运行到近银心点区段时的光度最小,使行星变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认为银河系中物质分布不均,太阳通过星际物质密度较大的地段时,降低了太阳的辐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备注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作椭圆轨道运转,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行一圈的时间,大约是2。25亿年到2。50亿年这一段时间。

  •   简介

      元古宙(Proterozoic)初期地表已出现了一些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因此,在岩石圈构造方面元古代比太古代显示了较为稳定的特点。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气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随着植物的日益繁盛与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大气圈的含氧量继续增加。元古代的中晚期藻类植物已十分繁盛,明显区别于太古代。

      震旦纪(Sinian period)是元古代最后期一个独特的地史阶段。从生物的进化看,震旦系因含有无硬壳的后生动物化石,而与不含可靠动物化石的元古界有了重要的区别;但与富含具有壳体的动物化石的寒武纪相比,震旦系所含的化石不仅种类单调、数量很少而且分布十分有限。因此,还不能利用其中的动物化石进行有效的生物地层工作。震旦纪生物界最突出的特征是后期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无硬壳后生动物,末期又出现少量小型具有壳体的动物。高级藻类进一步繁盛,微体古植物出现了一些新类型,叠层石在震旦纪早期趋于繁盛,后期数量和种类都突然下降。再从岩石圈的构造状况来看,震旦纪时地表上已经出现几个大型的、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之上已经是典型的盖层沉积,与古生界相似。因此,震旦纪可以被认为是元古代与古生代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   简述

      太古宙是古老的地史时期。从生物界看,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如细菌和低等蓝藻,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个硅铝质地壳形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

      太古宙1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