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2017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易混淆知识点:地形地势地貌的区别与联系

2017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易混淆知识点:地形地势地貌的区别与联系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1-21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知识大全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经过多次考试之后,我们会发现每次丢分的问题似乎都是相似的,但是只有真正了解知识点的关键,才找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更容易针对性的加以克服。下面,查字典地理网特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易混淆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它时刻在变化着。此外,还有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

七大洲的地形各具特色,欧洲、非洲、南极洲地形较为单一。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平,平均海拔3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洲;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南极洲地面多被冰雪覆盖,平均海拔超过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大体上可以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地形区,所不同的是南北美洲地形组合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组合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亚洲地形最为复杂,其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海底地形大体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盆三部分。海底地貌类型复杂,有很深的海沟、面积广大的洋盆,以及绵延的海岭等。世界最深海沟是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那海沟,最高的山是喜玛拉雅山。

地势:

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不同地势往往由不同条件下内、外动力组合作用形成。人类对地势的利用表现在工程水利、建筑和军事等许多方面。

中国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

从中国地势阶级示意图看,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渐降低,可以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雄踞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在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左右,局部地区低于500米。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形,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在这里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依山傍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广阔的近海大陆区,这里水深一般不足200米,岛屿星罗棋布。

地貌:

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根据地表形态规模的大小,有全球地貌,有巨地貌,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大陆与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较小的地貌形态如有在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垄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地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地貌发展变化的物质过程称地貌过程,包括内力过程和外力过程。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营力,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根据形态及其成因,可将地貌划分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类型、成因类型或形态—成因类型。地貌也叫地形,不过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区别,如地形图一般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着重反映地表形态的普通地图,而地貌图则是一种主要反映地貌形态——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专题地图。在测绘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总称。地形起伏的大势一般称为地势。

更多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资料,尽在查字典地理网,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2017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易混淆知识点:地形地势地貌的区别与联系】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考点:地理事物的基本分类

高考地理考点:地方时和区时和昼夜长短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 光照图考查的综合性

201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 日界线及晨昏线的判断

高考地理答题易犯错误点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点解读(地球上的水)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 选择题的备考策略

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串讲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点解读(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

最新地理学习基础
热门地理学习基础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基础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