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风火山

风火山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风火山,又名隆青吉布山,海拔5010米,地处可可西里东南,距离青海省格尔木市区380公里,青藏公路和铁路横穿其间,风火山山体呈红褐色,十分醒目,好象被烈火焚烧了无数次,在可可西里地带堪称一绝。此地气候变化剧烈,气候酷寒,地质构造独特,人迹罕至,是研究地壳运动和冰川冻土的良好原生地带。2002年10月19日,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海拔4905米、全长1338米的隧道横跨风火山,被誉为"世界第一高隧"。

  •   基本信息

       名称: 风火山 英文名: The wind volcano 最高峰海拔: 5100米 坐标: 昆仑山楚玛尔河畔的群峰中 气候: 酷寒 主要景观: 石林碑海,风火山隧道 山系: 昆仑山 特点: 泥土是褐红色,石头是褐色 原名: 隆青吉布山 气候类型: 酷寒 所在地: 昆仑山楚玛尔河畔的群峰中

  •   介绍

      风火山1风火山风火山,又名隆青吉布山,是昆仑山南麓的一支,地处昆仑山楚玛尔河畔的群峰中,山巅被终年积雪复盖,山体泥土是褐红色,石头是褐色,海拔5100多米,山石奇形怪状,形成光怪陆离的“石林碑海”。

      永冻层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实验室帐篷冻土力学高原物理

  •   传说

      相传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护送唐僧两天取经路过火焰山,借铁扇公主假宝扇灭火焰山之火时,大火越扇越大;烧得悟空落荒而逃。当悟空一个筋头翻出火海后,已到风火山顶;这时,才发现虎皮裙烧着一块,急忙用手扯去一片信手抛下云头。岂料,火焰山之火乃三味真火。一经着地,顿时便将风火山烧起来。后来悟空斗法与铁扇公主求得真宝扇,灭了火焰山之火。随后来到风火山将山上大火灭去。从此,该山原来的黑土烧成红土,山上常年寸草不生。此地气候变化剧烈,气候酷寒,地质构造独特,人迹罕至,是研究地壳运动和冰川冻土的良好原生地带。

  •   建设

      风火山3风火山风火山是青藏铁路最艰苦地段之一,其中风火山隧道是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隧道现已竣工,该隧道全长1338米,位于距青海省格尔木市350公里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边缘,是青藏铁路重点难点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其自然环境及地质特点是独一无二的,风火山为高原顶峰,修建隧道所遇到的技术难题也是世界级的。

      风火山所在区域地质复杂,主要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富冰冻土,还有裂隙冰、融冻泥岩等病害性地质。这里年均气温零下7℃,寒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1℃,大气压只有55Kpa(仅为平原的50%),氧分压低于生命极限(11Kpa),空气含氧量比人类生存的最低极限还低,被喻为“生命禁区”。隧道冻土层最厚达150米、复盖层最薄处仅有8米,工程难度之大前所未遇。

      在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遇到的高寒、低压、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主要集中在这里。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轨面海拔高度4905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多年冻土隧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西方媒体曾预言,青藏铁路过不了风火山。中国铁建公司在被称作“生命禁区”的环境中修建隧道,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了中国独特的冻土隧道施工技术成果,带领职工提前贯通了风火山隧道,使世界海拔最高的多年冻土隧道不渗不漏,成为精品工程,创造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风火山隧道于2001年10月18日开工建设,2002年10月19日胜利贯通。

  •   气候环境

      风火山气候酷寒,生境潮湿,山麓周围全是终年不化的永冻层。其主峰托托敦塞为冰斗冰川。由于冰川作用,使这里的许多石头形成奇形怪状的石碑林和石海。风火山地质构造独特,人迹罕至,是研究地壳运动和冰川冻土的良好原生地带。

  •   特色

      风火山2风火山原名隆青吉布山,有的地图标名为烽火山。山顶海拔在5000米以上,但相对高度不过四五百米。这里氧气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夜晚最低气温在零下40度以下,这里一天四季分不清,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是真正的“生命禁区”。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平均海拔4700米,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这一段大多是长年冻土区,冻土层又厚,冬季最低气温达到-40℃。从江源地区山脉分布来看,它应属横列于北麓河与沱沱河之间的冬布里山的一段。风火山因其赭红的山岩艳红似火而得名。如果在傍晚夕阳西下时,由山的南面向北遥望,它就象一丛红色的火焰在熊熊燃烧,异常美丽神奇。在“世界屋脊”上,风火山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有神奇独特的自然风姿和有趣的神话传说,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已成为高原科学研究的基地。

      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的风火山沉寂了亿万年。2001年5月起,地质工作者在面积1.5万平方公里的风火山盆地工作了3个多月,发现了中国首次发现的沉积型铜矿。13条铜矿带的长度从2公里到30公里不等,最宽的30米,矿体的矿化特征、厚度等沿走向十分稳定。这种矿床自然品质极好,平均品位1%至2%,最高品位达到12.54%,初步估算资源量可达百万吨,并有望达到千万吨。

  •   科考研究

      风火山4位于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北麓的风火山,因风大雷多而得名,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最高海拔5010米,大气含氧量低于人类生存需求极限;这儿气候恶劣,冬天,常有七八级的大风卷起黄豆大的石子;夏天,时而风雪交加,时而雷电翻滚.就是在这样一个人类难以生存的地方,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于1961年在海拔4750米建立了风火山冻土定位观测站,坚持了长达40年的观测研究。

      从1961年开始,西北科学研究院在昆仑山至唐古拉山550公里多年冻土地区,设立了以风火山为重点的9个观测场,对高原冻土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长期、系统、多方位的科学观测。为中国冻土工程学科发展和青藏铁路建设进行了科技储备。为取得基础性研究资料,观测站人员呕心沥血,从第一任站长、被称为“风火山上不老松”的周怀珍,党员张子克,工程师朱良恩,到新技术开拓者李勇等一大批群体,克服了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高原上难耐的寂寞,不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都定时完成观测工作,为科研工作积累了珍贵的原始资料。该观测站也是世界上惟一设在高海拔地区的观测项目最全面的冻土定位观测站,在国际冻土工程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先后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60多位知名冻土科学家、专家来到风火山参观和学术交流。

      自七十年代以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高原生理研究所,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铁路研究所,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几十个科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从四面八方云集在风火山下,建起了一座举世闻名的科研"城市",这座"科学城"别具一格,既没有高楼大厦,又没有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实验室,而是由成百上千的大大小小的白色帐篷和各种天然试验场地组成。主要开展冻土力学、冻土融化、热辐射、高原物理、高原大气、高原疾病、江源水文、高原资源等几十项科学研究工作。风火山“科学城”成了科学家们研究冻土力学,冻土融化,热辐射,高原物理、高原大气、高原疾病、江源水文等的“科学站”。由铁道部第一设计院、铁路研究院西北研究所等攻关的高原冻土层铁路建设意义重大,举世瞩目,这座得天独厚的“科学城”受到中外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青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