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喀拉湖

喀拉湖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喀拉湖(喀拉库利湖)位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ajikistan)为盐湖,海拔3985米。喀拉湖是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境内最大的湖泊。水力资源总蕴藏量在6400万kW以上。喀拉湖1月平均气温-2℃~2℃;7月平均气温为23℃~30℃。年降水量150~250毫米。

  •   传说

      喀拉湖平日湖水碧青,一旦乌云密布,暴雨来时,湖水即变为灰黑色,卡拉库里一词为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水湖”。每日清晨黎明时分,湖水宛如一面墨绿色的明镜,俟太阳升起,霞光普照时,湖水即开始变幻,时而浅蓝,时而淡黄,时而粉红,五色缤纷,使游人宛如置身仙境。湖畔建有帕米尔山庄,供游人住宿休憩。湖东面矗立着“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西面雄踞逶迤不绝的萨尔阔勒山脉;湖的南面是一片草原,一到夏季来临,这里水清草丰,湖光山色,碧绿的草地一顶顶白毡房星罗棋布与澄澈的湖水中皎洁的冰山倒影相辉映,正如古诗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上牧歌阵阵,湖面上野鸭款款,历史记载,公元前10世纪的周穆王至喀拉湖后,对喀拉湖的景色大发兴叹感慨不已。

  •   历史背景

      喀拉湖2公元670年四月(唐咸亨元年),吐蕃大举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合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新疆阿克苏),唐被迫罢安西四镇。大唐再不出兵也不可能了。当时在朝鲜战场上声名赫赫,又被誉为“三箭定天山”的神话般人物,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受诏为逻娑(即拉萨)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领兵五万(也有说十万)讨伐吐蕃,以夺回安西四镇,同时一旦讨伐成功,便送吐谷浑逃亡可汗诺曷钵还故地。

      安西四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库车、喀什、和田、焉耆),全部都在新疆,为此,薛仁贵、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三员大将领着唐军浩浩荡荡向青海进发。既然要收复位于新疆的四镇,为何要向青海进发?其实从薛仁贵受封之官诏就可明白——逻娑(即拉萨)道行军大总管,这支队伍的终极目标是吐蕃之都城逻娑!前面已述,吐蕃大举入侵西域,唐廷判断吐蕃国内必然空虚。西域关键地理位置在吐谷浑,薛仁贵只要拿下吐谷浑,便切断吐蕃与西域四镇的联系,进可直捣逻娑,退可与镇守安西的唐将会合夺回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唐朝先前已遣大将阿史那忠在西域领玉河军(可能是玉河道行军的简称),救于阗。在薛仁贵出兵的同时,唐以西突厥首领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以牵制吐蕃在西域的兵力,与薛仁贵遥相呼应。可见,唐廷为此次征战下了一番功夫,薛仁贵使“围魏救赵”之法,同时西域布置的兵力起牵制作用,战略部署也可谓高明。

      大非川在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位于青海湖南,东至碛石军,西至伏罗川,由此往西可至于阗,东北至赤岭,西北至伏俟城,南至乌海、河口,确实乃青海之要津。薛仁贵率军经鄯州(今青海乐都)一路行军至此。只见一片冰川雪域,地势万分险要。薛仁贵联系这一带地理交通形势,分析判断:如果吐蕃军队从黄河河口而来,必先经乌海城,吐蕃军骁勇善战,且以逸待劳,唐军须速战速决,尽快拿下乌海,方能取胜,否则极易丧失战机,而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地势一失,即使不用开战,严寒和饥饿都会让几十万大军全部崩溃。而乌海(险远,辎重车马不便往行,薛仁贵故留郭待封率2万人守护辎重、粮草,令其于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使之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阵地。随后,薛仁贵即率主力,轻装奔袭乌海。

      首战,唐军与一万多吐蕃军于河口(今青海玛多)遭遇。吐蕃军猝不及防,大败,伤亡甚众,损失牛羊万余头。薛仁贵令鼓西而进,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此时薛仁贵心中一定又想起自己仅率两千人攻入高句丽重镇扶余城的壮举,“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土长歌入汉关”的歌声似乎又在西域回响。但郭待封并没有遵守薛仁贵的指令,在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而是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到达乌海城与薛仁贵会合。郭待封行至半路,吐蕃20万大军从天而降。郭待封不能抵敌,辎重、粮草尽失。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八月,吐蕃军在论钦陵指挥下,在大非川以40万大军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据,更无粮草供应军需,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与钦陵约和而还”,唐残兵才得以生还,吐谷浑被并入吐蕃,逃亡可汗诺曷钵回到故地的愿望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

      大非川之战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吐蕃凭此战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吐谷浑亦成为吐蕃别部。此后喀拉湖不再属于中国。而这场战争史称“大非川之战”

  •   大非川事件

      事件背景公元670年四月(唐咸亨元年),吐蕃大举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合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新疆阿克苏),唐被迫罢安西四镇。大唐再不出兵也不可能了。当时在朝鲜战场上声名赫赫,又被誉为“三箭定天山”的神话般人物,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受诏为逻娑(即拉萨)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领兵五万(也有说十万)讨伐吐蕃,以夺回安西四镇,同时一旦讨伐成功,便送吐谷浑逃亡可汗诺曷钵还故地。

      安西四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库车、喀什、和田、焉耆),全部都在新疆,为此,薛仁贵、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三员大将领着唐军浩浩荡荡向青海进发。既然要收复位于新疆的四镇,为何要向青海进发?其实从薛仁贵受封之官诏就可明白——逻娑(即拉萨)道行军大总管,这支队伍的终极目标是吐蕃之都城逻娑!前面已述,吐蕃大举入侵西域,唐廷判断吐蕃国内必然空虚。西域关键地理位置在吐谷浑,薛仁贵只要拿下吐谷浑,便切断吐蕃与西域四镇的联系,进可直捣逻娑,退可与镇守安西的唐将会合夺回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唐朝先前已遣大将阿史那忠在西域领玉河军(可能是玉河道行军的简称),救于阗。在薛仁贵出兵的同时,唐以西突厥首领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以牵制吐蕃在西域的兵力,与薛仁贵遥相呼应。可见,唐廷为此次征战下了一番功夫,薛仁贵使“围魏救赵”之法,同时西域布置的兵力起牵制作用,战略部署也可谓高明。

      先胜后败大非川在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位于青海湖南,东至碛石军,西至伏罗川,由此往西可至于阗,东北至赤岭,西北至伏俟城,南至乌海、河口,确实乃青海之要津。薛仁贵率军经鄯州(今青海乐都)一路行军至此。只见一片冰川雪域,地势万分险要。薛仁贵联系这一带地理交通形势,分析判断:如果吐蕃军队从黄河河口而来,必先经乌海城,吐蕃军骁勇善战,且以逸待劳,唐军须速战速决,尽快拿下乌海,方能取胜,否则极易丧失战机,而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地势一失,即使不用开战,严寒和饥饿都会让几十万大军全部崩溃。而乌海(险远,辎重车马不便往行,薛仁贵故留郭待封率2万人守护辎重、粮草,令其于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使之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阵地。随后,薛仁贵即率主力,轻装奔袭乌海。

      首战,唐军与一万多吐蕃军于河口(今青海玛多)遭遇。吐蕃军猝不及防,大败,伤亡甚众,损失牛羊万余头。薛仁贵令鼓西而进,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此时薛仁贵心中一定又想起自己仅率两千人攻入高句丽重镇扶余城的壮举,“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歌声似乎又在西域回响。但郭待封并没有遵守薛仁贵的指令,在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而是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到达乌海城与薛仁贵会合。郭待封行至半路,吐蕃20万大军从天而降。郭待封不能抵敌,辎重、粮草尽失。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八月,吐蕃军在论钦陵指挥下,在大非川以40万大军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据,更无粮草供应军需,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与钦陵约和而还”,唐残兵才得以生还,吐谷浑被并入吐蕃,逃亡可汗诺曷钵回到故地的愿望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

      事件影响大非川之战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吐蕃凭此战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吐谷浑亦成为吐蕃别部。此后喀拉湖不再属于中国。而这场战争史称“大非川之战”

  •   归属

      喀拉湖属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唐朝之前喀拉湖是属于中国的, “喀拉湖”一词出自史籍《阔特勤碑》。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当时从塔里木盆地到高原上,要沿高原东缘的峡谷溯河而上,再翻越高原上的几条山脉,经过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口,道路十分艰险。喀拉湖附近版图变化:在1980年版、1989年版两种边界为依据的中国地图上有一些边界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在新疆的边界上,也就是在中国地图上被认为“公鸡”尾巴的最西端处,阿克奇县西北和乌恰县以西这两段上。1989年版与1980年版相比,中外边界互有退进,乌恰县以西塔吉克斯坦喀拉湖处,1989年版的中国边界线又往喀拉湖西北伸展了一段,也就是说中国疆域最西端的极值又向西进了一些,但同时喀拉湖东南的中国疆界又向东回缩了一些。七八九三个月是喀拉湖旅游的黄金季节。

  •   描述

      喀拉湖平日湖水碧青,一旦乌云密布,暴雨来时,湖水即变为灰黑色,卡拉库里一词为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水湖”。每日清晨黎明时分,湖水宛如一面墨绿色的明镜,俟太阳升起,霞光普照时,湖水即开始变幻,时而浅蓝,时而淡黄,时而粉红,五色缤纷,使游人宛如置身仙境。湖畔建有帕米尔山庄,供游人住宿休憩。湖东面矗立着“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西面雄踞逶迤不绝的萨尔阔勒山脉;湖的南面是一片草原,一到夏季来临,这里水清草丰,湖光山色,碧绿的草地一顶 顶白毡房星罗棋布与澄澈的湖水中皎洁的冰山倒影相辉映,正如古诗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上牧歌阵阵,湖面上野鸭款款,历史记载,公元前10世纪的周穆王至喀拉湖后,对喀拉湖的景色大发兴叹感慨不已。

  •   气候环境

      喀拉湖气候是干燥的大陆性的,以严寒的冬季和相对温燥的夏季为特征。冬季的高降雪量,喀拉湖会展现出相当的冰川。夏季日均最高温度为23℃(73℉),冬季最低温度为-17℃(1℉)。喀拉湖两岸福建为藜科(Artemisia)和麻黄属(Ephedra)植物。绝对高度5000米~60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1000米~1500米。喀拉湖一些融水流入中国的塔里木盆地,但其主体却注入喷赤河及其支流。喀拉湖是中国西极边境的接壤地。

  •   简介

      喀拉湖1喀拉湖(喀拉库利湖)位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TheRepublicofTajikistan)为盐湖,海拔3985米。喀拉湖是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境内最大的湖泊。水力资源总蕴藏量在6400万kW以上。喀拉湖1月平均气温-2℃~2℃;7月平均气温为23℃~30℃。年降水量150~250毫米。

      喀拉湖距阿图什二百二十公里,位于公格尔峰、九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之间,为高山湖泊。海拔三千六百米,面积为十平方公里,水深三十多米,因湖水深邃幽黯,故名“喀拉库勒”(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湖)。喀拉湖380平方公里,是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最大的湖泊。

  •   自然地理

      喀拉湖气候是干燥的大陆性的,以严寒的冬季和相对温燥的夏季为特征。冬季的高降雪量,喀拉湖会展现出相当的冰川。夏季日均最高温度为23℃(73℉),冬季最低温度为-17℃(1℉)。喀拉湖两岸福建为藜科(Artemisia)和麻黄属(Ephedra)植物。绝对高度5000米~60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1000米~1500米。喀拉湖一些融水流入中国的塔里木盆地,但其主体却注入喷赤河及其支流。喀拉湖是中国西极边境的接壤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