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分类:
- 辽宁乡镇
振江镇位于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部山区,东南临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东北临浑江与集安市相邻,北与下露河朝鲜族乡毗连,西与大西岔镇接壤,镇政府设在石柱子村,距县城91公里。振江镇总面积308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200公顷,林业用地23000公顷。振江镇背靠青山,面对绿水,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矿产资源、渔业资源和水资源。板栗、柱参、沿江牛、鸭绿江捕捞业等是农业主导产业;万宝源矿业、远宽钼矿等为主要企业;石柱子奭公德正碑、浑江古瓦窑址、东江口、南天门等是著名景区。振江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大豆、蔬菜等。水果有苹果、梨、桃、葡萄、山楂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振江镇(辽宁东部山区宽甸满族自治县) 所属国: 中国 面积: 30800公顷 人口: 2007年总人口11800人 特色产业: 柱参 著名景点: 小青沟神水泉、砬子沟瀑布、东江 车牌代码: 辽F 电话区号: 0415 行政区类别: 镇
-
人口民族
总人口11800人,其中农业人口10800人,农业劳动力5400人,辖石柱子村、浑江村、绿江村、大青村、万宝村、西江村六个村,七十九个村民组。有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在这里安居乐业。泡浑、振雁两条公路贯穿全镇,水上交通也很发达。
-
农业产业
振江镇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水没地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振江人民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柱参”为主的中小药材产业、板栗产业和畜牧业,开发旅游业。中药材:柱参发展历史悠久,石柱子村以盛产“柱参”而闻名于海内外,柱参的药用价值极高,是治病和保健珍品,可与山参相媲美,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柱参来历源远流长。相传明朝万历末年,山东七翁到此采参,他们将大山货带走,幼参和参籽就地作池栽培,同时栽榆立石,作为日后寻找此地的标志。石柱高2.2米,宽0.59米,村落由此得名,柱参也由此而诞生,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了。清光绪十八年,石柱子众参户还立了奭公德政碑,碑上记载了参民反抗苛捐杂税的壮举。在石柱子村中心,傲然屹立的石柱、苍劲挺拔的老榆、古朴端庄的奭公德政碑,已成为振江人民骄傲的一道风景,成为石柱子村的标志、柱参的商标。为更好地保护柱参品牌,石柱子村成立了柱参协会,注册了柱参商标,研发了“柱参速溶营养颗粒”并申请了专利,同时引进上海和温州资金2000多万元,成立中国·宽甸长白山石柱野山参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柱参回归林下的理念,深入挖掘石柱山参的内涵,努力实现参林共存,参人和谐发展。全镇现有参农400多户,现存柱参23500帘。以柱参为龙头,振江镇还发展林下参13000亩,西洋参1700帘,细辛500亩,玉竹300亩。五味子育苗是近几年兴起的新的产业,2006年,仅五味子育苗一项,农民增收达400多万元。2007年振江镇共投入五味子种子2万多斤,2000多亩,将产五味子苗近亿株,成为五味子繁育基地。
板栗:振江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区面积广大,是森林大镇,森林总蓄积3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9%,主要树种有落叶松、红松、柞树、板栗树等。其中板栗产业也是振江的主导产业之一。振江山多、山大,土质好,气候适宜,适合板栗生长。振江镇人们由原来的粗放管理到现在的科学管理,采取嫁接、重剪、施肥、打药、建高标准示范园等一系列措施,使板栗产量大大提高。全镇现有板栗达3万亩,120万株,其中进入盛果期板栗树50万株,年产量可达150万斤,年收入可达300万元。振江镇正在进行林权制度改革,将把林地资源分到农户手中,农民要以利用林地资源红松、林下参等,林业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工业经济
振江镇万宝村、石柱子村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金、铜、铅、锌、钼、方解石等矿藏储量大,含量高。镇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壮大企业规模,使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2003年大连远东工具有限公司投资1700万元,成立远宽矿业。2004年完成招商引资2309万元,新建大磊矿业,振兴钼矿改扩建,启动远宽钼矿,启动振江冷库。2005年完成招商引资3313.8万元,其中引进大连远东集团投资510万元新建远宽钼铁冶炼厂,引进唐山华汇商贸有限公司投入资金310万元,用于钼行业开发,振兴钼矿投入资金1200万元,新上1500吨选矿厂房及设备。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入达2972万元,引资总额近亿元。同时,镇党委、政府按照“以工强镇”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营造发展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8亿元,2004年实现1.78亿元,2005年实现4.48亿元,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76105万元,实现利润8615万元,上缴税金2225万元。工业经济的发展,使镇村的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加强,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社会效益。
-
旅游资源
振江的风景优美,旅游资源极具潜力。振江的山美,水更美。这里的山巍巍高耸,气势宏伟,山峦叠嶂,连绵不绝,奇峰异树,随处可见。置身于山中,观秀美风光,吸清新空气,闻鸟儿婉转的歌唱和野鸡高亢的鸣叫,真有说不出的惬意。振江的水更美。鸭绿江犹如一条透明的玉带,静卧在山川之间。江水清澈,银光闪闪,碧波荡漾。泛舟于江上,观两岸之奇峰异石、苍松翠柏,真如画境一般。且在江中游,可看到对岸朝鲜的异国风光和风土人情,也别有风味。振江著名的景点有小青沟神水泉、砬子沟瀑布、东江等等。振江镇镇政府吸引外资,兴建旅游的基础设施,东江宾馆是振江的高档宾馆,可一次性容纳100多人就餐和居住。游客还可在农家食宿,现在的农民住房大多是太阳能采暖房,红瓦瓷砖墙,屋内设施合理,宽敞明亮。入住农户家,体味田园生活,品尝农家饭菜,即经济又实惠。今后,这将成为振江特色旅游的主要方式。
-
渔业发展
振江地处水丰水库上游,鸭绿江在振江境内流程91.5公里,水面开阔,水资源丰富。盛产鲤鱼、鲢鱼、鲫鱼、银鱼、池沼公鱼等等,因江水清洁无污染,所以水产品味道鲜美,风味独特,价位高,销路好,全年鱼产品总产量达900吨,产值达600万元。全镇淡水资源丰富,水面面积达8万多亩,为淡水鱼养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畜牧业发展
振江畜牧业发展呈现新的态势。政府争取省民委扶贫资金60万元,共扶持78户农户和16户养牛大户发展黄牛养殖。振江镇被确定为沿江牛保种基地,振江镇黄牛存栏4000头。绒山羊通过品种改良,效益明显提高,存栏达9000多只。
-
经济综述
振江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内聚人心,外树形像,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挥地区优势,按照“资源兴镇,工业强镇,产业富镇,能人带镇”的发展思路,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减免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工业经济,振江镇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实现7.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145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31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972万元,引资近亿元,人均收入达277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