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左旗辖乡。1961年设白庙子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旗境东南部,距旗府38公里,距呼和浩特市街区14.5公里。面积41.3平方公里,人口1.9万。呼(和浩特)准(格尔)公路横贯乡境。建有多个养鸡专业村。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甜菜等。是国家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试验基地。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建有国家级工业小区一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白庙子镇 所属地区: 中国 内蒙古 下辖地区: 得胜营村 刘王庄村 浑津桥村 西王庄村 潘庄村 赵庄村 张庄村 毛扣营 三间房村 白皮营村 瓦房院村 硷房村 面积: 41.3平方公里 人口: 1.9万(2003年) 地理位置: 位于旗境东南部,距旗府38公里,距呼和浩特市街区14.5公里 地方特产: 玉米、甜菜
-
下辖村级
得胜营村 刘王庄村 浑津桥村 西王庄村 潘庄村 赵庄村 张庄村 毛扣营 三间房村 白皮营村 瓦房院村 硷房村 什不更村 新营子村 东坝什村 小一家村 小一家村 白庙子村 本滩村 刘家营村 四得堡村 四间房村 三仙庄村 -
基本概况
农业用地16728.07亩(其中水田8987.16亩,旱地7740.91亩);林业用地232620亩,位全县之首,擎天大树就在百合乡境内。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5℃,最高温度39.6℃,最低温度13.4℃,年降雨量为1270毫米左右。那化村规匡山海拔1388米为全乡制高点。主要河流有百合河,接德隆河,经清华流至百合,与北斗河汇流至百南乡入百南河,河长约23公里,集雨面积32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431立方米,最枯水期流量每秒1.5立方米,年径流量3.89亿立方米左右。
-
经济发展
乡党委、政府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写好四篇文章,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的经济发展思路,锁定“农、工、商”三个主攻方向,“农”即:以“八角玉桂强乡,畜牧水产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即: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中心,加快该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商”即: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集市功能,发展商品贸易,推动我乡小城镇建设。极大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围绕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进八角低产林改造和种桑养蚕项目。2、围绕以工促农目标,积极招商引资。
3、围绕小城镇建设,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万元的百合街道过境油路;完成4条村级砂路56公里,6条屯级路32公里;完成投资80万元的东莫易地安置新村建设,安置20户87人;完成沼气池建设2474座,入户率达75%。
4、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屯建设。那乐村那乐屯列为全县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完善了道路硬化1300米,球场、文化活动室、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民房改建率达85%以上,沼气池入户率达100%。
5、围绕和谐社会,积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300万元,完善中、小学校“八室一场”建设,促进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生入学率达99.41%,中学生入学率达95.66%;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百合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医院评定,积极开展农村初保、母婴安全等项目,孕产妇入院分娩率达75%;社会治安逐年好转,两案发生率逐年下降,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