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播州区

播州区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播州区,为贵州省遵义市第三个市辖区,前身为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的大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2016]56号 《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调整遵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在原遵义县基础上调整设区,区名正式命名为“播州区”,原来沙湾镇、芝麻镇等5个乡镇划归遵义市汇川区管辖,将新舟镇等5个乡镇划归遵义市红花岗区管辖。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播州区 外文名: BOZHOU District 别称: 南白 下辖地区: 南白、龙坑、鸭溪等19镇2乡 建立时间: 2016年6月6日 面积: 3367平方公里 人口: 67.2万人 地理位置: 中国西南 著名景点: 乌江、苟坝、茶山关等景区等 机场: 新舟机场、仁怀机场 电话区码: 0851 邮编区码: 563100 政府驻地: 南白镇西大街53号 火车站: 南白站、高铁苟江站 行政类别: 市辖区 地方方言: 西南官话、遵义话 车牌代码: 贵C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   人口民族

      人口2014年,播州区(原遵义县)公安户籍户数392565户,总人口1235336人。其中:农业人口1054538人,非农业人口180798人;在总人口中:男性645382人,女性589954人,性别比109:100。年内迁入8793人,迁出11186人;人口出生率10.07‰,人口死亡率5.15‰,人口自然增长率4.92‰。

      民族播州区(原遵义县)境内除了汉族外,还有苗族、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白族、侗族等20个世居少数民族。

  •   历史沿革

      播州区1原播州大体在今贵州省遵义市。遵义,意为遵王之义。隋初置牂柯县,唐改建安县,唐朝武德、贞观之时,国威大震,"四夷宾服"。贞观九年(635年),以隋朝牂柯郡的北部地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六县。十三年(639年),以废郎州的六县地置播州(明代解释播字,为番之有才者,即招抚蛮夷所置的州),这是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播州之名,播州一直存在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历时961年。

      春秋战国时期为鳖国地。秦时以鳖国地置鳖县,包括现今遵义、绥阳、桐梓县等。唐初,先后名为建安县、恭水县、罗蒙县。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改罗蒙县为遵义县,遵义县名从此开始。宣和三年(1121年)废遵义军,置遵义县。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播州总管府,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播州总管府为播州长官司。属播州宣慰司。明万历二十九(1601年)改播州长官司为遵义县,属四川遵义军民府。清雍正六年(1728年)随遵义府改隶贵州。

      民国元年(1912年)将遵义县并入遵义府,后撤府复县。1950年属遵义专区,同年遵义市、县分开。1951年将遵义市并入。1952年又与遵义市分开。1958年撤县并入遵义市。1961年8月16日,恢复遵义县建置。

      1992年前,辖新新虾茅,高山板松,鸭枫泮,龙团尚,南三乌17个区,141个公社(镇),696个生产大队,9271个生产队,辖区面积4092.66平方公里。

      1992年撤并建,辖38个镇乡.

      1997年遵义撤地市后、新蒲镇、深溪镇、金鼎山镇并入红花岗区。

      2003年高坪镇、泗渡镇、板桥镇、团泽镇4个镇划入遵义市汇川区。

      2009年新蒲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新舟、虾子、永乐和三渡划给新区代管。

      2016年3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调整遵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56号):一、同意撤销遵义县,设立遵义市播州区,以原遵义县(不含山盆镇、芝麻镇、沙湾镇、毛石镇、松林镇、新舟镇、虾子镇、三渡镇、永乐镇、喇叭镇)的行政区域为播州区的行政区域,播州区人民政府驻南白镇西大街53号。二、同意将原遵义县的山盆镇、芝麻镇、沙湾镇、毛石镇、松林镇划归遵义市汇川区管辖。三、同意将原遵义县的新舟镇、虾子镇、三渡镇、永乐镇、喇叭镇和遵义市汇川区的北京路街道划归遵义市红花岗区管辖。

      2016年6月6日,播州区正式挂牌成立。

  •   社会事业

    播州区内中学一览表遵义县一中遵义县二中遵义县三中遵义县四中遵义县五中遵义县六中遵义县七中团溪中学鸭溪中学新民中学遵义县八中

    八里中学平正中学枫香中学乌江中学三合中学乐山中学新寨中学

    铁厂中学尚嵇中学 和平中学龙坪中学三岔中学石板中学洪关中学

    马蹄中学

    泮水中学

    苟江中学

    西坪中学团溪镇中

    洪关中中学

     乐理学校 

  •   红色文化

      红军长征强渡乌江(桃子台,茶山关,乌江渡、大塘口,小渡口)

      雄师刀靶告大捷

      苟坝会议

  •   经济概况

      2013年,播州区(原遵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0804万元,比2012年增长16.9%,增速比2012年低0.6%。其中:第一产业385497万元,增长6.7%;第二产业1134526万元,比2012年增长22.3%;第三产业770781万元,比2012年增长14.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2012年增长16.2%;金融保险业比2012年增长9.6%;批发和零售业比2012年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比2012年增长17.9%;房地产业比2012年增长11.3%。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8%、49.5%、33.7%;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6.3%、64.3%和29.4%;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1%、10.8%和5.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516元,比2012年增长16.6%。

      第一产业2013年,播州区(原遵义县)粮食种植面积125528公顷,比2012年增长2.5%。其中:夏收粮食作物面积31968公顷,秋收粮食作物面积93560公顷。油料作物面积38248公顷,油菜面积35333公顷,蔬菜面积59111公顷;烤烟面积10984公顷;药材面积2075公顷;水稻面积30592公顷,玉米面积25288公顷,小麦面积3628公顷;薯类面积43588公顷;豆类面积11176公顷。

      2013年,遵义县完成人工造林1914公顷;实施稻田养殖青田鱼4227户15100亩,全县水产品产量21841吨,渔业总产值32858万元,比2012年增长18.5%。

      第二产业2013年,播州区(原遵义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564561万元,比2012年增长21.1%,实现增加值914049万元,比2012年增长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89857万元,比2012年增长19.8%,实现增加值853490万元;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230816万元,比2012年增长144.9%;重工业增加值622674万元,比2012年增长1.4%。

      2013年,播州区(原遵义县)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73585万元,比2012年增长72.4%;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个,从业人员6135人,比2012年增加2700人;施工房屋面积923000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80.8%。

      第三产业2013年,播州区(原遵义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738万元,比2012年增长16.4%。分城乡市场看,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37354万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4%;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7384万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06010万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8728万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9%。限额以上单位零售总额87019万元,比2012年增长95.3%;限额以下单位零售总额407718万元,比2012年增长7.2%。

      2013年,播州区(原遵义县)旅游接待人次370万人次,综合收入28.8亿元,比2012年增长29.5%。

  •   自然资源

      遵义县地处贵州省北部,东接湄潭县、瓮安县,南邻息烽县、开阳县,西连仁怀、金沙县,北界桐梓县、绥阳县、红花岗区、汇川区。位于东经106°17′22″至107°25′25″,北纬27°13′15″至28°03′03″之间。全县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宽89.3公里,土地总面积3367平方公里。

  •   行政区划

      2016年:南白镇、龙坑镇、三岔镇、三合镇、苟江镇、乌江镇、乐山镇、龙坪镇、团溪镇、铁厂镇、西坪镇、尚嵇镇、茅栗镇、新民镇、鸭溪镇、石板镇、枫香镇、泮水镇、马蹄镇、平正仡佬族乡、洪关苗族乡。

  •   风景名胜

      乌江渡景区位于乌江镇,距省城贵阳100公里,距历史名城遵义50公里。2003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乌江渡发电厂被授予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景区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苟坝会议会址,位于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距县城50公里。苟坝内革命历史遗迹有:苟坝会议会址(新房子)、红军医院(黑神庙),周恩来、朱德旧居(长五间)、苟坝老街(苟坝抗捐委员会旧址)、水口寺(红军警戒岗哨)、马鬃岭红九军团司令部驻地、红军烈士墓,红军标语,还有鲁屏周墓和陶瓷厂。

      瓦厂寺,古称复兴禅院,在龙坪镇东5公里仙凤山麓后台坝,是县境内尚存规模最大的梵刹。该寺保存着一批木雕和石刻艺术品,以佛像、人物造型、花草鸟兽图案为主,以及仙山琼阁、建筑器物、山川风景等图案。

      山关位于贵州省尚嵇镇茶山村乌江北岸,距尚嵇集镇约6公里,关下渡口称茶山渡,是遵义通往开州(今开阳)、贵阳的要津。茶山渡逆江而上约八公里,是桃子台渡口,顺流而下约三公里,是楠木渡渡口。茶山关关口高出江面300余米,渡口两岸高山壁立、悬岩耸峙,此处乌江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因此被历代兵家称为“险渡”。关下红岩洞中石碑上所刻进士李为的一首古诗,更是茶山险极的精彩记述:“乌江无安渡,茶山尤险极。急流一线穿,绝岸千仞植。黔蜀古分疆,遵开今划邑。扼要设雄关,前明时万历。过客始经此,南北疑咫尺。勒马及峰头,目眩失魂魄。下临不测渊,上峙悬崖壁。四顾几无路,径绝石自辟。嗟彼负贩人,到此长叹息。

      ”因此至今,当地仍有“行尽天下路,难过茶山渡”之说。石笋沟位于新民镇龙丰村境内,处于细江水河入乌江河口处。距新民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电站四周悬崖峭壁,谷深清幽,浓荫密布,凉风习习,环境及为幽美、静谧。河中怪石兀立,时激团团浪花。其景观飞泻而下的瀑布,响声震谷,群燕飞跃于绝壁上下;静听猿蹄声声,恍若隔世,置身世外,是野炊探险经历烦嚣生活后,回归大自然的绝好去处。

      红岩河位于新民镇龙丰村境内,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系乌江水河上游河段,因两岸绝壁呈红色,故得名。这里水流湍急,河水清澈,至上奔腾而下,滔滔不绝,多急流险滩,两岸树木苍翠欲滴,楠木成荫。在河内漂流,可以饱揽两岸有如刀削一般呈红色的陡峭绝壁风光;也可以徒步沿河前进,走过镶嵌在绝壁上的栈道,沿路喀斯特地貌景观雄伟壮丽,奇峰异石,有如神佛,有如飞龙,有如仙女,有如壮士,蔚为壮观,或竹筏荡舟,非常刺激,这里集熔岩、山、水、洞、石林组合之精髓,融雄、奇、险、峻、幽、古为一身,可谓“山林水洞,梦幻组合”。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