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认识跨省区域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认识跨省区域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3-01-06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认识跨省区域 长江沿江地带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区主要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正确认识区域环境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
2.学会分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认识到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治洪涝灾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了解本区环境保护的有关方法、措施和法律法规等等,
3.通过具体的事例认识到人类的进步与环境问题的矛盾,学会分析本区越来越频繁的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
4. 培养正确的环境观、正确的人地关系等。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指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
2.认识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教学难点】
1.对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
2.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本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越性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等
【教学准备】
长江流域教学挂图;资料片:话说长江;长江沿江地区不同的景观图片、自然资源分布图,相关教学课件等等。
课前准备:1.分组:将班级按4—6人分组,准备课堂讨论、分析资料、课堂活动等工作。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资料片《话说长江》,长江流域地区的教学挂图,包括地形图、景观图、资源分布图和气候图等等。
3.教学演示平台,电脑、软件等。
【教学设计】
1.由教师和学生针对课文中的知识提出需要讨论的相关的问题,由学生利用有关资料,通过阅读、分析、归纳等方法,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和意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
2.教师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借鉴;
3.就课文中提到的一些活动,进行分析、讨论,还可以就老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等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把握本节内容的课程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导入:请学生欣赏一段录像片,大家体会一下片中介绍的地方有什么特色?(视频链接:长江中下游景观)
教师:下面请同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自己对有关长江的感受。
教师:从本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长江沿江地区的地理知识,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新课:
教师:(将长江流域教学挂图布置好),我们学习某个地区或地带,首先要知道这个地区在什么地方?具体包括那些范围?下面,请大家看这幅挂图,结合课文上“长江沿江地带”图,在图上指出本区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下面,请几个同学来给我们演示一下。
学生:几个学生上来在挂图上具体介绍本区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教师:通过刚才几个同学的介绍,我们可以明确:本区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长达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约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下面,请大家对这个地带的地理位置进行简单的评价,看本区的地理位置有什么样的优势可言。
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观点评价本区的位置条件。
教师:刚才大家对本区的地理位置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实际上,本区地理位置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它是位于沿江地带,有着水上交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板书)
本区除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外,在自然条件方面表现如何呢?接下来,我们要从本区主要的自然条件表现来分析本区的自然条件特征。
请同学分组从“地形特征”、“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和“长江水运条件”等方面,具体分析本区的自然条件的特征。
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讨论,分析。
教师:下面请各组同学对本组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谈谈自己组的看法。
学生:分组介绍(略)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肯定性小结。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板书)
地形条件:低平、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且平原东西排列有利于农业、交通等发展。
气候条件: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利于农业、水运等发展。
资源条件:资源丰富,种类多,利于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发展。
水运条件:黄金水道,我国最优越的内河航运,有利与沿海海运接轨等。
最后,请一名同学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小结。
学生小结:(略)。

结束教学
此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进行适当的引导。
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阅读地图的知识和技巧,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师加以点评,指出学生在指图介绍中的不足和优点。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条件对本区的地理位置条件进行评价,主要从沿江地带的位置优势评价。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资料、活动内容,教师提供的挂图、资料、课件等分别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各自的结论。
这是本课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重点,教师对各组进行即时了解、指导等。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中设计的活动:认识沿江地带东西地形差异和根据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这两个活动进行落实,完成,从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比较分析能力、收集资料和信息能力等等。
每节课的最后,由一名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我们称之为“本课导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归纳学习资料的能力等。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长江沿江地带
一、本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认识跨省区域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相关文章:

我国区域海洋开发欣欣向荣

保护北京市的历史文化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

经济区

各种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情变化特点

背记:13条重要经纬线穿越的地理事物

上海市金融中心的重建

载人飞船、航天站和航天飞机

黄河流域旱涝频度统计表

一生中必须看的51个地方

最新地理方法与设计
热门地理方法与设计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方法与设计
学科中心